美國移民政策大轉向:取消出生公民權引發法律與社會震盪

新聞背景
2025年1月20日,川普總統簽署了一項重大移民政策行政令,取消長期以來的出生公民權(Birthright Citizenship)。根據該行政令,持臨時簽證或通過免簽計畫入境美國的婦女,其子女即使在美國出生,也不再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身份。此政策計劃在簽署後30天生效,但迅速遭到18個州的州檢察長提告,認為該行政令違反美國憲法第14條修正案。

移民政策的重大改變

  1. 取消出生公民權的核心內容

    • 取消「落地出生即公民」的制度,直接改變了第14修正案賦予的普遍出生公民權,這對以往的美國移民政策形成了顛覆性改變。
    • 新政策直接針對持臨時簽證和免簽入境者,將這些家庭的下一代排除在美國國籍之外,重塑公民身份的定義。
  2. 對移民家庭的影響

    • 不確定性增加:許多持短期簽證或旅居美國的外國人將面臨身份危機,其子女可能成為無國籍人士。
    • 對全球移民的影響:政策改變可能令美國對移民的吸引力下降,並導致更多移民家庭選擇其他國家。

法律與憲法的挑戰

  1. 對憲法的影響

    • 第14修正案自南北戰爭後實施,保障所有在美國出生的人的公民權。該修正案已存在157年,並曾多次經過最高法院支持。川普的行政令挑戰了這一傳統憲法條文的穩定性。
    • 如果該行政令獲得最高法院支持,將成為美國移民政策的一次根本性改變,並可能為未來行政權範圍的擴大奠定基礎。
  2. 訴訟與未來走向

    • 提告的18個州和民權組織認為,總統此舉越權,應交由國會或修憲程序來處理。
    • 案件目前由麻州聯邦法院審理,未來可能上訴至最高法院,將決定美國移民政策的長期走向。